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

顧景舟詠梅茶具在2014中國嘉德剛春拍以2875萬人民幣成交








顧景舟詠梅茶具在嘉德剛拍得2875萬人民幣

2014-05-18 13:32:47    出處:中國陶都網

    據悉,在剛剛結束的中國嘉德2014春季拍賣會“紫泥春華—近現代紫砂臻品”專場上,一套顧景舟制九頭詠梅茶具(鈐印:景舟制匋(底款);景舟(蓋款)),落槌價為2500萬,加傭金為2875萬,被一上海藏家拍得。這也意味著紫砂拍賣市場之前的最高價又一次被刷新。在此之前,拍賣最高的顧壺分別是顧景舟提璧組壺(保利),1782.5萬。顧景舟六方壺(北京藝融),1782.5萬。

    根據在場嘉德工作人員透露,儘管此套“九頭詠梅茶具”是流傳有序的經典之作,但中國嘉德為求慎重,仍然悉心求證,前後拜訪了周桂珍大師、高振宇教授、顧老家屬等人,以最嚴謹的態度面對這套重要珍寶。

    “九頭詠梅茶具”創作於1970年代,正是顧氏登上創作生涯巔峰的階段。文革前期顧景舟遭受不白之冤,鬱鬱不得志,父母親也先後離世,70年代初期終於逐步走出人生晦暗期。經過長期韜光養晦,飽汲文人藝術養分的顧景舟,多次配合南京大學和南京博物院的專家,跑遍古窯址、文博館,為藝術生涯注入全新生命,迎向創新坦途。

    紫砂詠梅作品歷來皆有,此類壺式原型是1930年代江蘇省宜興陶業職校王世傑校長所設計,1959年範正根、1964年朱可心均有製作。但是由顧景舟所詮釋的這件詠梅壺,全器的輪廓線條,既清新出塵,又能體會出梅枝傲骨不屈的精神,壺身氣度更是飽滿蘊蓄,神采奕奕。將紫砂壺藝中所需蘊含的形、神、態都具體表現出來,樹立了個人風格。正如宋伯胤先生指出的:“丁蜀陶人在以這些生長在他們周圍並且十分熟悉的對象做為題材時,並不是簡單的再現(duplicate)或仿造(copying),而是把它們當作自己的作品,深深蘊含著作者的自我表現與審美觀念。”

    眾所周知,顧景舟大師一生創作的近百個品種中,絕大多數為光素器,並以氣勢雄健嚴謹,造型簡練古樸,享有盛譽。相較之下,顧氏的花貨作品便顯得極為珍稀罕見。“九頭詠梅茶具”完整呈現出顧景舟經營花貨的風格與功力。全器以梅幹為造型設計,壺嘴呈喇叭式,出水點注順勢而出,遒勁有力;壺把乘勢而起,蜿蜒蒼勁,端拿舒適。壺身點綴朵朵梅花,花瓣塊面飽滿,紋路清晰,雕塑技藝高超,氣韻高雅,具體驗證了世人對顧景舟“集紫藝之大成,刷一代纖巧糜繁之風”的藝術評價。

    顧景舟的作品主要以單壺創作為主,連杯的套組較為少見,此套“詠梅茶具”多達九頭之多(一壺、四杯、四托),彌足珍貴。顧氏極為重視傳統純手工制壺技藝,從手工捶泥到排窯送燒,一砂一泥、一杯一托,親力親為,毫不取巧,當年銳意創新的顧景舟對此套九頭茶具所耗費的心力與時間,想必殊為可觀,也更甚於其他作品。


    “九頭詠梅茶具”是藝術市場中少數曾被文博單位典藏過的顧景舟作品。自1970年代完成後,一直展示於宜興紫砂廠陳列室,作為當代紫砂的指標性作品,顧老亦多次在陪同貴賓參訪時,介紹自己的得意之作。直到1996年由於陶瓷公司體制調整,這套珍品才經過紫砂廠,輾轉為臺灣某重要收藏家庋藏,近二十年來均被妥善保存於銀行保險庫中,完整如新,今日睹物思人,猶見顧老當年手澤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